【新手專區】好痛!登山者最討厭的8種野外常見生物介紹與正確急救方法

爬山或進行戶外活動時,較容易遇到有攻擊性、毒性的動植物或昆蟲,若不理解其習性,容易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處境。現在就來認識登山者經常遇到這8種生物的處理及預防方法,讓你開心上山、安全下山。

登山除了欣賞沿途風景,和享受登頂的滿足感,路上的生物也要多注意,因為山上除了有山羌、藍腹鷴…等美麗動物,別忘了也有咬人貓、虎頭蜂這些危險生物。若遇到的8種容易影響登山客的生物該怎麼辦呢?

登山者爬山常見8種危險生物

  1. 芒草
    芒草又可以稱為菅芒或芒花,分布地區廣泛主要生長在山區、荒地或惡地,例如:陽明山冷水坑、七星山、草嶺古道…等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芒草的花穗剛長出來時為紅褐色,開花結果後才會漸漸轉為銀白色。
    許多人喜歡在芒草季賞花、拍美照,不過在山上遇到漫天芒草可不一定有心情欣賞,因為芒草葉邊緣為鋸齒狀,不小心與它逆向擦撞,可是會劃出傷口的,加上芒草可以長到1~3公尺,若沒有清晰路徑或是路標,很容易被芒草淹沒失去方向,因此建議進入芒草區域,穿上長袖衣褲、袖套、手套、帽子…等裝備,另外可以準備草刀及路繩,用來開闢路徑和標示路線防止迷路。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芒草
  2. 咬人貓
    咬人貓是蕁麻科植物,也稱蕁麻、咬人蕁麻或刺草,主要分布在海拔500~3000公尺山區,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咬人貓的莖葉都有尖刺狀的焮(ㄒㄧㄣˋ)毛,這些焮毛下方是含草酸、酒石酸…等成分的囊狀物,一旦被觸碰就會產生膨壓作用,讓毒液藉由焮毛注入皮膚,再經過汗腺進入體內,就會造成刺痛、灼熱或搔癢難耐的感覺。若不小心碰到,可以用膠帶、貼布將患部的焮毛黏走,再用清水清洗傷口,並盡速到皮膚科就醫。要避免咬人貓帶來疼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行進時穿長袖、長褲及戴帽子,或是把咬人貓的模樣刻在腦海裡,下次遇見與它保持一點社交距離吧!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咬人貓
  3. 鬼針草
    台灣常見的鬼針草屬有3種,分別是大花咸豐草、咸豐少和鬼針草,前兩者為白色舌狀花,後者則是黃色筒狀花,鬼針草的繁殖力極強,廣泛分布在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區域。鬼針草對人體並沒有傷害,大多數人也就不會特意避開它,只是帶有倒鉤會勾住毛髮或衣物,不小心刺到皮膚還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除了用手拔除,建議上山時避免穿著針織或纖維孔洞較大的衣物,盡量穿透氣空洞較小的梭織衣物,例如:風衣、登山褲…等。萬一不小心被鬼針草黏滿身,千萬不要直接放到洗衣機裡頭,因為其它衣服很可能也會遭殃,建議用手摘或是膠帶黏會比較好喔!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鬼針草
  4. 刺柏
    台灣刺柏生長在海拔2400~3400公尺的山區,樹高約2~4公尺,果實為漿果球形,剛結果為綠色,成熟時則轉變成紅褐色,其葉子細長尖端還呈尖銳刺狀,穿短袖或衣服不夠厚,被它刺到一定會哀聲連連。要防止刺柏偷襲,建議行進時穿著長衣褲、長襪、戴帽子與手套,為了更容易通過,也可以將背包背到胸前擋開刺柏。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刺柏
  5. 咬人狗
    主要分布在平地到800公尺的山區或叢林裡,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咬人狗的葉子呈橢圓形且表面光滑,和咬人貓一樣全株長滿了帶有毒囊的焮毛,碰到咬人狗的疼痛較咬人貓小,但咬人狗的焮毛極為細小,我們肉眼很難看到,因此容易讓人忽略它的危險。因此建議行進時穿著長袖長褲、戴手套或者不要隨意觸碰周圍植物,也可以在登山前準備抗皮膚發炎的止痛藥膏、抗組織胺…等藥物,萬益還是不注意碰到咬人狗,記得先用貼布黏除焮毛,再用清水沖洗,若下山後還是疼痛不止,就要盡快到皮膚科就醫。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咬人狗
  6. 螞蝗
    螞蝗全身為黑色或深褐色,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主要靠吸血維生。螞蝗的口器可以刺入皮膚,並且釋放水蛭素(Hirudin)讓宿主不易凝血,也不容易有痛感,所以被螞蝗吸血不易察覺,如果發現有螞蝗在身上,你可以這樣做:
    ▲若螞蝗在動來動去,表示口器還沒進入皮膚,直接彈走即可。
    ▲若螞蝗身體已經鼓起,表示它正在吸血,可以用指甲或扁平的鈍器,貼著皮膚撬開口器螞蝗就會脫落了。去除螞蝗之後傷口可以用生理食鹽水和優碘清潔消毒,如果持續有疼痛或過敏現象,請盡快就醫。要預防螞蝗上身不露肉為最高指導原則,建議穿緊身壓縮褲再加長襪或綁腿,也可以塗防蚊液、香茅油或綠油精…等。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螞蝗
  7. 虎頭蜂
    虎頭蜂依種類的不同分布在平地~2500公尺的區域,每年的秋季是牠們最凶猛活躍的季節,虎頭蜂的蜂毒為毒蛋白,被螫到會有疼痛、腫脹或搔癢,可以冰敷患部緩解不適,但如果出現暈眩、呼吸困難、心悸…等急性過敏症狀,一定要立刻送醫。預防虎頭蜂攻擊,最好穿著表面光滑、淺色的衣物,萬一碰見了也不要慌,若只是看到,壓低身體慢慢且安靜地離開,不要揮打以免激怒蜂群;遭受虎頭蜂攻擊時,用衣物護著頭部,壓低身體快速離開,並盡量往順風方向移動,減少自己費洛蒙的殘留。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虎頭蜂
  8. 恙蟲
    恙蟲也稱恙蟎,體積非常小並且會停留在草叢裡,肉眼不容易發現,被叮咬之後可能會感染蟲病立克次體,症狀包含:發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叮咬處則會出現焦痂,潛伏期通常為9~12天,且致死率高達60%相當危險,因為與感冒類似容易誤診,所以若疑似有恙蟲病症狀,記得盡速就醫並主動告訴醫生旅遊史。預防恙蟲叮咬,記得登山或需要接觸草叢時,穿長衣褲、長靴子、長襪及戴手套,並且在離開草叢之後,盡快洗澡和換衣服,避免恙蟲附著。
    登山者最討厭遇到的生物-恙蟲越了解山林,越能提升登山的安全係數,想知道更多山林智慧嗎?就讓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告訴你如何在山裡生活吧!

 

台灣山岳雜誌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發佈留言

立即獲得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資訊,最新文章、活動將會第一時間送到您的電子信箱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