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聖山守護 雪霸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工作紀實

口述/鍾安良、柯鴻運、柯喬、陳凱、陳中華、武芢頡、伊薩寶奈、陳天麟、賴輝銘、賴輝星、鍾華

採訪整理/吳雲天 攝影/劉宜俊 插畫/沈恩民

神聖山稜、豐饒之地

成立於1992年的雪霸國家公園位居台灣中北部,園區內崇山峻嶺、幅員廣大,設立有三個管理站:雪見、觀霧及武陵,作為解說服務、保育巡查與在地居民互動的服務據點。雪霸園區內除了擁有獨特的地質景觀、珍稀物種,最珍貴的是大霸尖山同時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兩原住民族的聖山,園區周遭的台中市和平區、苗栗縣泰安鄉,以及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除五峰鄉有少數賽夏族分布外,各區都是泰雅族人的原鄉,保有豐富的部落文化。

雪霸國家公園(天狗部落保有豐富的部落文化,可欣賞到泰雅族傳統建築。)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落實與在地原住民族共存共榮,於2010年6月設置「雪霸國家公園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會」,以夥伴關係協助各部落推動原住民文化傳承、發展地方產業、推廣農特產品與手藝織品行銷活動。透過結合園區與部落遊憩環境及周邊聯外道路設施改善,致力於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及部落文化活動,達到創造就業機會的目的。雪霸國家公園也是三個高山型國家公園中,唯一轄下所有保育巡查員全部由在地部落族人擔任,現有八位約僱保育巡查員及六位助理保育巡查員。

雪霸國家公園透過族人擔任第一線的管理人員,直接執行園區內各種任務,藉由族人熟悉自己傳統領域的優點與傳承原民文化的動力,長期持續地在自己的傳統領域活動,進而對園區的生態保育及登山安全有更多的助益。千百年來原住民族在這片山林之中安身立命,在自然環境中淬煉出獨特的生活文化與智慧,希望透過部落族人參與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能帶給在地部落更多的實際幫助,讓珍貴的生命與文化可以繼續在這塊豐饒之地綿延壯碩。

雪見原鄉、古道風華

雪霸國家公園

雪見位於雪霸國家公園西隅,地處苗栗縣泰安鄉,管理站配置有四位保育巡查員駐站。四位巡查員的值勤轄區面積非常廣大,包含雪山西稜、大安溪流域,及雪見周遭的二本松盡尾山至樂山,打開地圖看著這片廣大山林,家住天狗部落最資深的鍾安良微笑著說,這些地方都是自己從小到大跟著父親跑來跑去的後花園,由於父親從事造林工作,在台灣林業興盛的年代,不論是大雪山林道還是司馬限林道,都是伐木造林的交通動脈,當年跟著父親到處工作,也因此對周遭群山極為熟悉。擔任保育巡查員二十多年來,繼續在這片山區中工作,而擔任助理保育巡查員的兒子鍾華也於今年年初考上約僱保育巡查員,「這就是傳承!」鍾安良語氣堅定的說出這句話:「這是一份有榮譽感的工作,祖先留下的山林,必須好好守護。」而身為梅園部落第四代頭目的陳凱,也是今年初應徵至雪霸國家公園擔任助理保育巡查員,因為父親是現任部落頭目,從小看著父親執行部落各種祭儀,年輕的自己希望透過擔任巡查員的工作過程可以更熟悉山林,進而傳承父親身上的文化與傳統,並學習與瞭解國家各種山林政策與法規,希望未來能協助與帶領部落保育環境。

雪霸國家公園(大安溪流域深入雪霸園區,山高水深,是保育巡查的核心區域。)

雪霸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員須具備非常多的專業技術與知識,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培訓過程。)

同樣已經擔任巡查員二十多年的柯鴻運,則期待能夠好好傳承自己的山林經驗給年輕一輩巡查員,多年來在雪山西稜協助山域事故救援的次數難以計數,尤其大雪山230林道,隨著登山活動的興盛,迷途與墜落事件持續發生,每次在事故現場看到生命殞落,心裡總是十分不捨,也提醒新進的巡查員值勤時要注意自身安全。有三點建議供愛好大自然的山友參酌,首先是攀登雪山西稜要避免趕路摸黑,因為視線不明導致的墜落事件經常發生;其次,通過危險地形必須互相確保,避免獨自通過而無隊友關照,以免發生意外卻無人發現;第三是上山前要學習使用手機安裝離線地圖。山永遠都在,生命只有一條,請準備好再上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北坑山與觀霧樂山林道軍事管制區之間的雪見大板根神木,是最近爆紅的山友人氣景點,但由於北坑山頂至曙鞍部之後路徑屬於探勘路線無任何指標,近期偶然發生山友摸黑導致迷途求救事件,建議山友儘早出發避免返程摸黑,並學會使用離線地圖導航。

雪霸國家公園(登山健行途中應經常定位,避免迷途的發生。)

介於二本松與觀霧之間的「北坑溪古道」是雪見區內巡查的重點,以曙鞍部為交界,雪見站負責自二本松起包括荻岡、日向、雪見、幸原、北坑五座舊駐在所,其餘區域則屬觀霧站管轄。2004年敏督利颱風造成古道多處坍方中斷無法通行,如今巡查古道沿途各個駐在所遺址只能利用林道個別下切抵達。跟著巡查員沿著司馬限林道來到北坑駐在所下切點,沿著超陡的小徑一路直下到位處半山腰的北坑駐在所,巡查員在樹林裡熟練的搭起天幕與鋪上地布,當年的駐在所早已消失,只留下一棟水泥建築的彈藥庫與一層層石砌的駁坎平臺,現址上的木建築是林務局伐木造林所蓋的辦公室,但幾年前也已腐朽坍塌。下不停的雨打在天幕上滴滴答答,新進的助理巡查員柯喬廸在前輩們的指導下,專注地執行巡查記錄的工作,定位、拍照、舊駐在所環境檢視、水源檢查,許多的工作細節,透過傳承,不論位處如何偏遠,都有巡查員的身影,守護著山林。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北坑溪古道沿途仍保有許多遺跡,不時可見石砌的駁坎、平整的路面,北坑駐在所還保有水泥建築的彈藥庫。)

雪霸國家公園(司馬限林道貫穿雪見園區,是巡查員最常前往的巡查區域。)

山林永續、觀霧傳奇

雪霸國家公園

觀霧位於雪霸國家公園西北隅,泰雅族人稱呼為「茂義利」,意思是「更高一層的山嶺」,四周由榛山、樂山及檜山圍繞,海拔高度大約兩千公尺,位於雲霧帶的觀霧名如其境,充滿浪漫飄渺的氛圍。觀霧工作站配置有五位保育巡查員,工作的主要轄區以大鹿林道東、西線為主。1965年大鹿林道闢建完成,展開大規模的伐木輸出直到1985年停止,觀霧經過日人的理番、森林開發,到國民政府伐木造林,最終轉為森林保育及遊憩的推廣據點,時間的巨輪一直前行,觀霧扮演的角色也不斷演替,如今除了是攀登大霸尖山最主要的登山入口,同時也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尋根進行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位處大安溪上游馬達拉溪一帶的觀霧與佳仁山生態保護區,自然的環境是許多珍貴物種的棲地。)

面對多元的服務需求,第一線的保育巡查員必須藉由管理處各種專業課程的訓練,不斷學習與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技術。隨著山林開放政策的推動,進入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從事遊憩活動的遊客不斷增加,在觀霧工作站服務十多年的陳中華與伊薩寶奈表示,大霸尖山登山人數的增加幅度實在太驚人了,去年利用大鹿林道攀登大霸尖山的山友已多達一萬三千餘人,相較當年剛考進雪霸時,一年約五、六千人,足足增加了一倍以上,當下最核心的工作任務就是應對二十四小時隨時可能發生的山域事故通報或協助搜救任務。由於林道口管制站執行登山安全推廣的保育巡查員人力極為不足,假日須依賴保育志工支援,一接到山域事故通報就需要緊急出動。因為山區地勢陡峭、森林茂密,許多事故地點直升機無法直接吊掛救援,搶救傷患分秒必爭,必須利用專業繩索與拖拉技術進行傷患移置,以便直升機吊掛救援,提升時效與安全性,增加傷患獲救的機會。

雖然例行性的保育巡查工作負擔已非常沉重,但母親是阿里山鄒族、父親是泰雅族的武芢頡,以及從小跟著父親出入山林極為熟悉傳統文化的陳天麟,兩人卻有志一同的對傳承與舉辦部落文化體驗導覽活動有高度的熱誠。除了保育巡查園區及山域安全守護,兩人更期待能將原住民族特有的山林智慧與技術,透過保育巡查員的身分,在國家公園推出體驗活動,將部落文化傳遞給更多人認識,同時將登山安全的知識技能融入其中,幫助社會大眾安全的進入山林。原住民族在山林中累積的生活智慧,若能透過擔任活動講師,建構成為一種部落文化知識產業,吸引更多年輕族人投入,既能傳承文化,又能留住年輕人待在部落生活下去,期待國家公園未來能夠提供資源與機會,讓部落與國家公園的合作有更多可能。

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偶有盜伐事件,巡查員會協同林務局共同防治山老鼠。)

雪霸國家公園(大鹿林道西線仍保有當年伐木造林時期以檜木搭建之木橋,非常珍貴。)

雪霸國家公園(由族人擔任保育巡查員,可透過自身對原民文化的熟悉與瞭解,傳達正確的觀念與知識給社會大眾。)

守望武陵、重返棲地

雪霸國家公園

宛若世外桃源的武陵,隱身在雪山聖稜與武陵四秀群峰之中,管理站前方不遠處就是溪水冷冽、由原始森林中奔流而出的七家灣溪。跟著巡查員賴輝銘來到已經拆除的七家灣溪一號攔沙壩舊址旁,清澈見底的深潭中可看見櫻花鉤吻鮭優雅的身影。1941年台灣總督府指定櫻花鉤吻鮭為天然紀念物,1984年農委會依文資法將櫻花鉤吻鮭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1992年雪霸國家公園成立接手保育工作,執行「武陵長期生態監測整合計畫」,找尋保育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方法,2003年研究人員完成櫻花鉤吻鮭完整生活史的研究,建構完全養殖的技術可以穩定的繁殖鮭魚魚苗,並開始推動移地保育,由保育巡查員執行「送小櫻回家──台灣櫻花鉤吻鮭重返歷史棲地放流作業」,將魚苗背負至歷史溪流放流以重新建立衛星族群。

雪霸國家公園(大甲溪上游的七家灣溪是櫻花鉤吻鮭最重要的棲地,透過移地保育,期待大甲溪上游各處溪流都能恢復族群。)

來到種原中心的繁殖池旁,巡查員們表情嚴肅而專注,先準備好保冷袋與氧氣充填設備,接著與中心人員確認這次放流的鮭魚數量,以及每一個搬運袋要裝的鮭魚苗數量。確認完畢後,接下來只見賴輝星屏氣凝神、手法輕巧的用魚網將魚苗快速轉移到搬運袋中,守在一旁的賴輝銘與鍾華接著立刻在袋中注入純氧後封口,再將裝著魚苗的保冷袋打包好搬上車,隨即開車上路前往執行放流的溪流,所有程序純熟迅速、小心操作。公路邊停好車後,每個人馬上揹上裝著魚苗的保冷袋離開公路下切溪谷,揹著總重量將近20公斤的保冷袋行走山路並不容易,還要小心翼翼,避免搖晃怕影響到魚苗的活力。穿過茂密的樹叢來到溪邊,巡查員開始觀察溪流環境,魚苗還小無法抵抗太強勁的水流,所以仔細挑選水勢較為平緩的淺灘與小水潭相連處,選好地點立刻開箱將魚苗逐一放流,看著一尾尾的小鮭重返棲地在溪水中充滿活力,原本表情嚴肅的幾位巡查員終於露出了笑容。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從保種中心打包魚苗到預定放流點,過程專業而緊湊,一切都是為了讓魚苗可以保持活力,提高放流的存活率。)

櫻花鉤吻鮭的棲地守護與族群數量調查是武陵站保育巡查員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位處高海拔的溪谷地勢險峻,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危險地形必須架繩確保才能通過。終年水溫僅十餘度的溪水極為冰冷,下溪浮潛前必須穿著整套防寒衣與佩戴頭套才能忍受低溫泡在溪水中數魚,調查過程非常辛苦。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復育及放流,目前除了七家灣溪之外,羅葉尾溪、樂山溪流、司界蘭溪、合歡溪、南湖溪、伊卡萬溪都有鮭魚族群,今年也規劃颱風季後要前往達盤溪放流。這些溪流幾乎都是人煙罕至極為偏遠的高山溪流,年復一年保育巡查員們帶著魚苗跋山涉水前往放流及數魚,並記錄下各種環境數據作為未來執行復育工作的參考依據。上述這些大甲溪上游的流域不但是鮭魚的棲地,也是中台灣數百萬人的飲水水源,守護環境留給鮭魚生存的機會,也是留給人類自己生存的機會。

雪霸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高山溪流地勢險峻,巡查員執行工作必須架繩確保通過危險地形,過程必須謹慎小心。)

登山安全、世代傳承

雪霸國家公園

從北坑駐在所遺址返回司馬限林道的山徑非常陡峭,再一個多月即將退休的鍾安良慢慢地走,爬回到林道上坡路結束時,他突然輕聲感性地對大家說:「謝謝大家陪我走這一趟北坑駐在所,退休後不可能來了。二十多年的巡查員生涯磨損了膝關節,別看外表都很正常,其實幾年前就開刀更換人工關節,如今還可以走路,但山上的一切就交給年輕一輩了。不論是喜愛爬山的山友還是巡查員,只要經常上山就難免有傷,身體不是鐵打的,登山負重下山要慢慢走,要照顧好身體。山林知識與巡查技術都已經傳承給新進的巡山員,兒子鍾華也考上巡查員在武陵站工作,以後我會待在天狗的家裡,種種果樹,聽年輕人繼續告訴我山裡的故事。」

來到武陵站的夜晚,賴輝星拿出了一罐小米醃生豬肉與一罐小米醃生魚肉,鍾華熟練的切肉擺盤。賴輝銘與賴輝星兩兄弟的父親當年也是雪霸的保育巡查員,兄弟倆從小就以父親為榮,面對山友在山區遭遇山域事故,一旦接獲求救訊息,這十幾年來他倆始終毫不猶豫、不分日夜、風雨無阻,第一時間上山救援,因為這是父親傳承下來的一份工作,有責任保護在自己轄區裡的每一條生命。早期山域事故經常以人力背負救援,近年山域事故由消防單位專業負責,巡查員改為扮演協助的角色,除非情況危急,傷患搬運儘量以直升機吊掛。然而武陵周遭包含大小劍線、志佳陽線、雪山主東線、聖稜線、四秀線,都是山徑陡峭的高山路線,救援相對困難,隨著近年山域事故發生頻率的增加,巡查員仍得深入山區將傷患搬至直升機容易吊掛處,所肩負的工作量也越來越重。

山林開放以來,國人選擇登山健行作為休閒遊憩的風氣漸盛,發生的意外事件也隨之增加,保育巡查員努力扛下這些不斷增加的工作量的同時,社會大眾對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應該付出更多的關心與作為。從事登山活動之前必須充分準備,包括選擇信譽良好的商業服務團隊,鍛鍊自己的身體與正確心態,對行程有充分的瞭解,熟悉各種登山裝備的使用,落實無痕山林,學習野外自保的技術以及學會使用離線地圖避免迷途等。在開心地享受山林自然之美的同時,平時更要努力學習及練習如何保護自己,否則層出不窮的山域事故,沉重的壓在第一線保育巡查員身上,這樣的山林開放絕對不是社會所樂見的。

雪霸國家公園(浮潛進行數魚工作,由於溪水終年冰冷,必須穿著保暖防寒衣作業,並有一人在岸上協助記錄。)

雪霸國家公園(在第一線工作的保育巡查員,扛下執行環境保育與支援山域事故救援的繁重工作,由衷感謝他們的付出。)

台灣山岳第151期試讀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參與討論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立即獲得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資訊,最新文章、活動將會第一時間送到您的電子信箱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