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淡蘭接地氣~山林古道新風華

里山之美•家山之親

穿越雪山山脈橫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與宜蘭縣的淡蘭古道,見證了北台灣三四百年來先民篳路藍縷的拓墾與發展,雖然歷經戰爭動盪與經濟交通的轉型,許多往日的繁華如今已事過境遷,甚至隱沒於山林荒野之間。隨著政府選定淡蘭古道作為國家綠道的三條示範路線之一,以及近兩三年新北市觀旅局與千里步道協會合作,傳承先民的工藝技術,就地取材以石頭、木材、竹子等天然素材,結合手作步道工法整理淡蘭古道北路及中路,搭配沿途清楚的指標、地圖告示及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人們可以方便地走入淡蘭古道,尋找阿公阿嬤口中娓娓道來那過往的歷史與故事現場,欣賞豐富的人文與自然之美。

中坑古道

位於柑腳的中坑古道,曾經是先民往來雙溪與坪林、石碇之間的交通要道。古道最高越嶺處的「中坑頭鞍部」立有一根大正元年的珍貴界石,刻有「北頂雙溪行」、「南闊瀨行」、「西石碇行」的字跡仍清晰可見。一旁的石砌老土地公庇佑著往來的行旅。古道兩旁先民沿溪闢建的水梯田,如今都成為綠草如茵的美麗草原,幾隻水牛悠閒的生活於此。古道途中幾間古石厝遺跡,可看出往日農家的格局及石砌的大灶、水槽、豬舍等設施。柑腳曾是雙溪重要的煤礦產區,開採的生煤經由泰發炭窯的精鍊成為焦煤,然後由輕便車送至雙溪上火車。泰發炭窯隔溪與惠威廟相望,砌石磚造的炭窯雖然早已停爐,但主體至今仍保存十分良好,新北觀旅局整理後已成為認識柑腳的最佳歷史現場。鄰近的崩山坑不遠處路旁就有早年的煤礦礦坑,雖已用鐵柵欄封閉,但岩層中的礦坑口仍保存完整,這種以傳統貍掘法開採煤礦的礦坑坑口並不大,先民以純手工將生煤從岩層中開採出來的過程十分艱辛。黑金歲月不再,但自然的環境讓居民生活有如世外桃源般的自在。古道附近的時雨農莊跟隨節氣以雙溪在地新鮮食材製作高品質的酵素,並精心調製各式健康飲食,走完古道來到這兒聆聽莊主說故事,喝壺以雙溪在地野茶製作的溫潤紅茶,一天的山野健行剛剛好!

台灣山岳雜誌-中坑古道

坪溪古道

位於北勢溪最上游的烏山一帶景色秀麗,深藏在雪山山脈主稜,位置偏遠遊人不多,屬於淡蘭古道中路的坪溪古道就隱身在這片好山好水之間。開車來到烏山62號的老雜貨舖前停好車,阿公阿嬤熱情的招呼大家,小小的雜貨店其貌不揚,但各種等級與大小的段木乾香菇應有盡有,這些段木香菇都是烏山在地種植,阿公阿嬤一打開袋子,香菇濃郁的香氣立刻充滿整間小店,一不小心就搶購一空。離開雜貨店沿著小溪前行,清澈平緩的小溪裡,魚、蝦、螃蟹清晰可見,假日時總能見到開心的小朋友們在溪裡尋寶。走過水泥小橋就進入古道,坪溪古道顧名思義就沿著坪溪溪畔,這裡海拔高度雖只有500公尺,卻擁有整片壯麗的杉木林,景色宛若來到海拔1700公尺的杉林溪,起霧時空靈的景色特別迷人。在幽靜的森林中漫步前行,呼吸著清涼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途中與坪溪交會兩次,清淺的溪水中有前人放置的幾顆踏腳石可輕易過溪。沿著古道來到坪溪頭的觀景平台,展望豁然開朗,面前的太平洋霸氣的左右展開。最讓人驚喜的是正前方藍天碧海下的龜山島,腦海中浮現先民走過千山萬水挑著沉重扁擔走到這時的感動,往下走往梗枋海濱就入蘭了。你若穿了一雙適合涉溪踩水的運動涼鞋,回程不妨從觀景台入口旁的林間小徑走下坪溪溪床。溪床平緩好走,夾岸的森林更是壯觀,偶而遇到水潭還可以簡單沿溪岸抱石而過,非常有趣。來時走古道,回程走溪路,絕對是體驗坪溪古道最棒的行程安排!走完古道當然要到壽山宮享用阿丹姐美味的在地食材無菜單料理,等上菜時還可以選購壽山宮假日農夫市集阿公阿嬤所販售的無毒在地蔬果,或向一旁的百年石砌土地公祈求保佑平安,讓登山健行更接地氣。

台灣山岳雜誌-坪溪古道

楊廷理古道

串聯牡丹燦光寮與貢寮雞母嶺之間的楊廷理古道,屬於淡蘭路網中歷史最久遠的路線之一,至少可追溯至三百年前,曾扮演噶瑪蘭廳與淡水廳之間公文往來的傳遞官道,沿途設有汛塘及舖遞,如今則是林蔭碧綠、小溪交錯的祕密花園。台灣知府楊廷理是官方對開蘭貢獻最大的代表性人物,前後入蘭多達五次。為了紀念他,因此將這段當年入蘭多次所行走的古道以他的名字稱呼。

走訪楊廷理古道有三個主要入口,分別是北側燦光寮古道的樹梅坪礦場及牡丹十三層,還有澳底的打鐵寮。大部分的山友都喜愛從九份福山宮起走,經樹梅坪古道接草山戰備道至樹梅坪礦場,穿過礦場先走一小段燦光寮古道,於三岔路口正式進入楊廷理古道。這樣一路走來景色變化非常豐富,有採金歲月遺留下的巨大礦場,也有山海交際的壯麗景色,更多的是自然幽靜的小溪、廢棄梯田與老土地公,偶爾經過古樸的老石厝前,時光彷彿回到百年前的台灣。

古道順著山勢腰繞而行起伏不大,越過幾道小溪,沿著廢棄梯田前進,偶或穿過茂密的竹林。竹子在農業生活中是重要的生活材料來源,所以先民拓墾定居時通常都會在附近種上竹子。一路上經過幾戶石砌老厝,其中保存最好的的是門牌寫著燦光寮12號的簡家祖厝,整棟老厝保存得非常好,高聳的石牆呈現獨特的美感,而屋前厚實的矮牆依舊守護著石厝。翻開簡家祖譜,可知老厝已有304年的歷史,目前屋主簡大哥正以傳統工法整理古厝,希望能讓祖厝恢復往日風采,也讓走訪淡蘭的山友可以更深入認識先民的生活文化。沿著古道前行,不久遇一叉路,直行上山可翻上稜線,古道取右腰繞而行,途中在樹林間出現一大埤塘,這一帶由於旱季雨季分明,先民為了避免旱季時無水可用,都會在山谷間築壩或挖掘埤塘蓄水。繼續沿著古道一路經過慈願寺,很快便來到可欣賞山海全景的雞母嶺。世居於雞母嶺的蕭大哥曾榮獲第13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雞母嶺曾經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落環境,先民與環境之間擁有完全緊密連結的互動式生活型態。可惜時至今日卻因為環境變遷、青壯年人口外移,以致農田與村落逐漸荒廢。

從小在雞母嶺長大的蕭大哥正努力透過「復育水梯田」、「手作修復楊廷理古道」等計畫,鼓勵遊子回鄉,一同加入農業生產、加工的行列,進而帶動農村旅遊活絡地方經濟,更期盼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雞母嶺榮景,為延續地方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續命!目前蕭大哥在「遇見雞母嶺」提供訂餐、農事體驗與解說導覽的專業服務,是楊廷理古道健行一定要來走訪的夢幻據點!離開雞母嶺,離古道終點也不遠了。從福安廟旁繼續下行,很快即可抵達打鐵寮,完成這趟美好的楊廷理古道之旅。

台灣山岳雜誌-楊廷理古道

每個人登山健行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論你的理由是什麼,淡蘭百年山徑都值得你走入,因為這條山徑沿途豐厚的底蘊,充滿生活的熱情,讓來這裡登山健行不只是一般的登山,更是充滿里山之美、宛若家山的濃密人情,以及充滿傳統農業智慧與產業變遷的文化體驗之旅。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橋流水穿山行,隨著國家綠道的正式啟動,位於一片好山好水之間的淡蘭百年山徑,扮演北台灣綠道的重要角色。散居於山谷溪壑之間的山村聚落,保留了先民的生活智慧,自給自足的友善環境農業,在這追求食安、推行食農教育的時代風潮下更是最棒的示範場域。也許山徑走過百年逐漸傾圮,但只要能結合里山生活推出精采活動,相信不遠的將來,必能走出新氣象!

 

作者:吳雲天
現職: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動物核心設施 經理、台灣山岳文教協會 理事、新北市政府自然地景及自然紀念物審議委員、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會 秘書長 作品: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合著) /果力出版社、聖稜 雪山脊樑(合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淡蘭古道北路(合著)/晨星出版社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發佈留言

立即獲得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資訊,最新文章、活動將會第一時間送到您的電子信箱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