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登山—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登山安全」是登山活動中最重要的守則,也是親子登山要特別注意遵守的原則,因為親子登山涉及孩童及全家人的安危,比起一般登山更需考慮周全,千萬不要看到FB分享的照片就倉促而行,依照多年經驗歸納以下數點,提供給親子登山的家庭做為參考。

台灣山岳雜誌-親子登山安全

循序漸進保平安

不論任何運動及體能活動,最忌諱的就是不按部就班、跳躍式的活動方式,登山活動也是如此,由郊山、中級山、再進階到高山攀登,由短天數進階到長天數的活動方式,是傳統登山教育實作的重點。親子登山如果不能遵循上述步驟,不但會因過度的勞累,使得孩子興趣喪失,而且更容易發生危險。

可以由城市附近的郊山開始,先帶小朋友嘗試1~2個小時的登山活動,等到家庭成員有了自信心後,再增加登山步程的時間;另外,每次爬昇的高度也要注意慢慢增加,先讓小朋友習慣山上的平路及緩坡,然後再陪著他們慢慢嘗試較陡的坡度,邁入高山前,建議孩子至少要有單日爬升高度超過1000公尺以上的經驗。

台灣山岳雜誌-親子登山安全

行程計畫留空間

使用登山記錄計畫行程時,要考慮兒童所需的腳程時間,依照年齡的不同,與成年人會有顯著差異;通常幼稚園時期的腳程,需要1.5~2.0倍的成人平均徒步時間;小一到小四的中低年級時期,需1.2~1.5倍的成人平均步程時間;如果平時有登山習慣,當國小高年級的時候,就可以達到與成人一樣的步行速度。

親子登山行程的安排,除了步行本身所需的時間外,還要多預留孩童在山中玩耍及休息的時間。帶年齡愈小的小孩爬山,需要安排的休息頻率,與每次休息的時間也愈多;然後隨著年齡與登山次數的增加,再逐步減少休息的次數與時間,休息時要選擇景觀優美及寬廣的空地,可以讓小孩子喝水、補充行動糧,並讓他們隨著自己的想像空間,在大自然裡自由自在地玩耍。

身體狀況多留意

行程中要隨時注意小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的症狀,給予必要的照顧與治療,大多數輕微的身體不適,可以透過關懷、休息、按摩等方式獲得舒緩,但是比較嚴重的中暑與失溫的狀況,則需特別注意並做適當處置。

特別要注意的是學齡前的孩童、因為受限於表達能力,無法將自己的症狀清楚表達,加上此年紀容易哭鬧,在症狀判別時常造成許多困擾,需要特別謹慎小心,尤其在帶小孩子上高山時,要時時注意孩子的狀況。

早出早歸避摸黑

為了避免遭遇夏季午後雷陣雨,及天氣突變的狀況,也為了預留遭遇狀況的應變時間,行程計畫要把握早早出發,以及早點抵達營地或返家的原則。

早晨起床時,不論是整理裝備或是出發爬山,特別要避免拖拖拉拉的壞習慣,早點出發,不但可以彌補兒童走路速度較慢的問題,全家還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欣賞風景,暑假期間的登山活動,早起出發登山,常常可以在午後雷陣雨發生前就抵達營地,完成宿營的準備工作,避免雷雨淋濕及閃電雷擊的危機。

台灣山岳雜誌-親子登山安全

裝備隨身好應變

親子登山比起成人的隊伍,孩子的狀況比較多、登山步行時間也比較難控制與掌握,單日的行程可能導致摸黑及遲歸,多天數的行程,則可能會發生當日無法到達預計宿營地點的狀況,此時如果強迫已身心疲憊的孩子持續步行,往往容易造成意外與危險的狀況發生。

為了避免上述的狀況,對於親子登山的家庭,請務必養成裝備齊全的習慣,單日行程中,要考量意外在山中過夜的應急裝備;多天數行程,則應儘量避免訂餐或依賴山屋的行程,將每日餐點及帳篷睡袋隨身攜帶,當孩子疲累、氣候突變或有狀況,無法及時到達預定營地或山屋時,刻意就近尋找避難營地,讓孩子好好休息隔日再繼續行程。

台灣山岳雜誌-親子登山安全

勇於撤退走的遠

如果遇到沒有把握通過的斷崖或崩坍地形,請立刻撤退回頭;遭遇惡劣氣候時,

也不要勉強行進,依照我們家多年經驗,特別提醒大家親子登山不要勉強。

山永遠在,只要有誠心,也許下一次,山會用更美麗的容顏,等待著您們家的來訪。

作者:黃福森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發佈留言

立即獲得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資訊,最新文章、活動將會第一時間送到您的電子信箱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