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分級與風險管理概論

山林開放的核心精神,是政府不因風險限制人民入山,將風險判斷的責任交由登山者自負。因此,評估風險就成為登山者在這個時代,最迫切需要的能力。

風險衡量的基礎是充分的資訊,要對即將前往的登山路線有充分認識,才有做評估的依據。

資訊的來源可以是個人整合收集的網路或紙本資訊、或者詢問曾去過的人。但在此前,若能有一個大眾易於取得的概略指引,會讓這個過程更順利。這個指引就是登山分級系統。可以將之想像為一個各登山路線的目錄,登山者可以先由這個目錄快速過濾不適合自己的路線,避免越級打怪衍伸不必要的風險。

國家公園在2015年就推出了官方版的登山分級表,將百岳分為A到C+四級,以及針對雪地的DE兩級。不過因為一些缺點,讓這套體系並未被廣泛採用:

  1. 分級對象只限百岳。
  2. 以山岳為分級對象,而非路線。
  3. 參考的變因只有天數及危險地形,無法涵蓋台灣山域主要影響難度的因子。
  4. 分級不夠細膩,同級內有不少實際難度迥異的山岳。

建構出一套能被實際採用的登山分級制有其重要性。我會在此概述我認為理想的登山分級,需要含括哪些要素。

一、捨棄以山岳為單位的傳統思維。一座山有不只一條路線能登。以玉山主峰為例,傳統的塔塔加與這一年多逐漸熱門的八通關上玉山,難度就不可以道里計。我們應該將各個山峰常有人走的既定路線列出,以路線為單位衡量分級。

二、將單一的分級標準分為各個面向加權評分。因為傳統的分級制度只考量天數與有無困難地形,無法反映台灣山域具體情境與困難度。

  1. 體力指數
    傳統行程安排下,每日的里程、爬升、下降的綜合指數。(可參考越野跑的EP或EK值)
  2. 困難地形
    應進一步細分。比如碎石坡、局部陡峭拉繩、崩壁橫渡、斷崖上下攀、主管機關是否有增設輔助硬體,都能給予不同的加權分數。
  3. 山屋設施
    可分為無山屋、避難型簡易山屋 (如南二段沿線)、服務型山屋
  4. 季節加權
    排除雪季,雪季可以直接引入國外雪地登山的難度系統。這裡的季節加權主要是指特定季節會為特定路線增加難度。比如盛夏的鬼湖區域、枯水期的缺水縱走路線、豐水期的北一段或中央尖。
  5. 水源狀況
    需要背水行進的天數、水源穩定度、水源品質。
  6. 植被狀況


三、不同路線的「難」可能是反映在不同的因子上。在分級時,可將上述列出的項目個別加權計分,最後得出的總分為路線總體難度。
同時顯示個別項目的分數。如此才能具體反映不同路線的不同困難點。

台灣山岳雜誌-張元植

作者:張元植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發佈留言

立即獲得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資訊,最新文章、活動將會第一時間送到您的電子信箱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