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到回家:登山意外緊急應變與求救

只要活著,就有風險,無論是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又或是離開了都市,擁抱山林的每一分秒。2020年,台灣發生了超過36萬件交通事故,奪走了整整3000條生命,也是國人「意外身亡」的首因;相形之下「山難」聽起來很可怕,但在2020年中,雖較2019年成長了超過一倍,總計仍只有455件,奪走41人條人命,5人失蹤罷了。

我們不必過於懼怕遇到山難,畢竟機率比被車撞死還要低得多。那萬一遇到了怎麼辦呢?其實,只要事前做足準備,並擁有充足的知識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人人都可以爬得愉快平安,逢凶化吉。台灣近半數的山難類型是「迷途」與「遲歸」,只要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各種「登山導航軟體」,並在出發前確實下載好離線地圖,就能免於迷失。最需要嚴加防範的,是傷與病。

 

「最近的救援很遠」是登山時最重要的基礎認知。和都市隨call隨到的119不一樣,只要離開山屋、登山口超過3公里,最近的可靠救援通常要1小時以上才能抵達,長程路線更動輒1~2天。因此,我們必須確保隊伍有能力處理並照護意外造成的傷病,撐到專業救援隊抵達為止。要完成這樣的緊急應變,需要兼備以下幾點:精巧的急救包、基本的醫學知識、掌握座標與訊號點、齊全的登山裝備。

精巧的急救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醫生,若在山上沒有任何醫材,也無法妥善處理傷患;相對的,就算知識不太夠,只要有帶急救包,還是能絞盡腦汁做點應急處理,因此它是最優先的緊急應變裝備。登山用的急救包不用太大,要基於輕量化原則去掉不必要的消耗品,比如說生理食鹽水。內容物原則上分為兩大類:外用、內服。隊伍共用一包大包的外用急救包即可,以避免重複攜帶多餘重量上山,而內服藥物類可以請隊員依據個人體質準備自己的,較不會有藥物過敏問題。

外用急救包建議:

  1. 紗布
  2. OK繃
  3. 透氣膠帶
  4. 彈性繃帶
  5. 鑷子
  6. 棉花棒
  7. 噴洗傷口用的小針筒
  8. 抗生素軟膏

 

內服急救包建議:

  1. 止痛藥
  2. 感冒藥
  3. 腸胃藥
  4. 止瀉藥
  5. 止吐藥
  6. 抗組織胺
  7. 旅遊門診的高山症用藥(丹木斯 Diamox,acetazolamide)
台灣山岳雜誌-登山意外緊急應變與求救
攜帶運動貼布、彈性繃帶等,舒緩大腿嚴重拉傷的學生

基本的醫學知識

有了急救包後,一般人的衛教常識就能應對最簡單的外傷與小病,野外急救的精神在於「避免感染」和「撐下山就醫」,因此將傷口清乾淨、上藥並妥善包紮、依觀察到的症狀提醒患者服用適當的藥物,視情況火速下山,都是很有幫助的事;平常也可以透過閱讀各式資料充實醫學知識,提升判斷力,在傷病發生前就避免之。

 

而較複雜的情境比如說大傷口止血、骨折固定、甚至CPR等能力,則需經過專業課程的訓練方能具備。台灣給非醫療人員,目前最有公信力的野外急救課程,為國際野外醫療協會(WMAI)的證照訓練,依初階、入門至高階為:WFA、WAFA、WFR,登山從業人員推薦直接考取WFR證照,而一般民眾可視需求報名WFA或WAFA。

 

掌握座標與訊號點

在山中遇到意外,第一時間是處理傷患,下一步或者派人同時進行的,就是「對外求援」了。若確認傷勢已非隊伍可自行處理,就必須馬上請求外界支援度過難關;這時請不用擔心輿論批判或費用問題,若是位置明確且傷勢確定無法自行下山,前來救難的消防弟兄絕不會為難,把握黃金救援時間才是要務。

 

首先要記錄傷患的位置。這時智慧型手機的「登山導航軟體」就派上用場了,打開軟體、走到傷患身旁、找到自己在螢幕中的位置(通常是箭頭或藍點),接著把地圖縮放到適當大小,手指長按自己的位置,直到跳出一個標記點,螢幕截圖,就完成了。接下來,帶著手機前往最近的、上山前就預先查詢完成的「訊號點」求救,撥打119接通消防隊告知山難待援之「傷患情況、位置、所屬路線與細節、所需支援」等,後依指示加入救援Line群組,並約定下次通聯時間即可(通常不會在等待救援的地方就有訊號,需要來回聯絡)。

 

若沒有4G網路,則可以電話告知前一步驟中,截圖內表示該藍點的座標數值如「(23.043993, 120.881148)」,搭配路線描述,同樣能讓救難隊獲知所在位置。

 

要達成以上行動,首先手機必須有電,因此備妥足夠行動電源是當代登山最重要的事。二是事前要做好功課,知道每次登山路線的訊號點在哪些位置,一旦發生意外,才能在最短時間求救。第三則要學會使用手機的「登山導航軟體」,熟練操作,才能對外報出最正確的待援位置。

台灣山岳雜誌-登山意外緊急應變與求救
直升機並非隨叫隨到,而是最快隔天才會到,且風險非常高,是山難救援的最後手段

齊全的登山裝備

在醫療處理、對外求援後,山難最後一件事就是「等待」。登山時應該確保自己有餘裕,能在任何情況中保護自己免於潮濕與寒冷,恆溫動物最大的敵人;等待救援時也一樣,只要能讓身體「保暖、乾燥」,就能有很大的機率活下來。

 

每次出發,前檢查裝備是否帶齊也非常重要,雨衣、雨褲在多雨的台灣是必備裝備,萬不可忘,而羽絨衣和備用衣褲,皆需裝進防水袋以避免淋濕而失去保暖功能。若對安全要求很高,可攜帶大型塑膠袋作為無法移動到山屋時的保護層,鑽入可躲避風雨;或者攜帶「天幕」,緊急時可隨地做出能遮風避雨的空間,或將全體隊員包起來依偎著取暖,十分便利。

台灣山岳雜誌-登山意外緊急應變與求救
學會使用「天幕」,不僅可以大幅降低過夜裝備重量,更能隨時隨地為自己創造一個避雨的空間,大幅降低待援的風險,是很值得學會的登山技能。

另外,風險較高的路線可額外攜帶繩索或每人6公尺左右之扁帶,在危崖可確保,或進行傷患救援、緊急固定等用途,可大幅提升應變能力,是十分好用的備用裝備,但建議先學會雙套、活結、水結等繩結會較易操作。

 

「最近的救援很遠」,因此我們進入山區、離開文明,理當要有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覺悟。「避免感染」和「撐下山就醫」,是在山中醫療處理的大原則;而「截圖求援」與「保暖、乾燥」,則是傷口處理完之後要做的第二、三件事。只要有了這樣的基礎概念與流程,並備妥需要的器材、做好事前的功課,我相信無論到哪裡,發生什麼事情,你都能盡全力讓自己、讓隊友,好好的撐到下山,笑著回到溫暖的家。

 

作者:雪羊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Facebook

發佈留言

立即獲得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沒有垃圾資訊,最新文章、活動將會第一時間送到您的電子信箱

文章推薦